140年難遇暴雨後,別墅漏水,維權困難
暴雨面前,人和房都平等,老破小會漏,新盤和別墅有雨水光顧,住在昂貴別墅區的業主,也逃不過暴雨襲來。
文 |徐晴 王思琪 金葉露
桃园搭到苗栗铜锣 恶劣男拒付6735元车资!屡坐霸王车下场曝
編輯 |金匝
運營 |栗子
漏水面前,人人平等
雨不止不休地落下,一夜之間,幾乎所有小區都在漏水。
股市短波-科妍 获俄医美厂5年订单
家住北京海淀一個高檔社區的業主思雨發現,那個原本因爲新冠建起來的社區羣,沉寂半年後再度活躍起來,都在討論漏水。另一個小區的業主們在羣裡接龍漏水報修,至少有二十戶家裡漏了水。
有人家裡雨水穿過天花板,在房頂上形成一個燈罩樣的凸起,等到脆弱的牆皮再也承受不了水的重量,“嘩啦”一聲澆在木質地板上;又或是以滲透的方式附着在牆面,密密麻麻像是起了疹子,最終在重力的召喚下,留下一條帶着泥的尾跡。
住在中間樓層的人們,會在漏水時感到疑惑:我住二樓,不是頂樓,怎麼還能漏水?頂樓的業主倒在一衆焦慮中顯得平靜:小雨小漏,大雨大漏,習慣了。
畢竟是在乾燥少雨的北方,大部分人沒有面臨過這個陣仗。
美媒:大陆将决定美国未来外交政策
7月31日早晨,小書在西城的家裡醒來,才發現窗戶那裡涌進來的雨水,已經形成了一個小型瀑布,她只能抓着拖布、抹布、衛生紙一通忙活;遭遇房子漏水的寶媽欣然,拿出了寶寶的紙尿褲,擋在不斷滲水的飄窗上;於利在6月底剛買了一套二手房,合同裡隻字未提漏水,搬進去後的雨夜,她蹲在陽臺上吭哧吭哧地掃水、擦地。
能带京牌过户的SUV商务型检测车有哪些?
雨下得最大的那個凌晨,家住安貞門的年輕人黃點點正準備睡覺,突然聽到客廳傳來一聲巨響,出去一看,灰白色的牆皮掉在她新買的毛絨地毯上。在雨的作用下,原本工整的牆面爆皮、裂開,整塊脫落,露出深棕色、凹凸不平的牆體,觸目驚心,像是她精心佈置的完美生活被撕開殘酷一角。
「看着船员活生生病死…」 沈落泪
那一晚,黃點點欲哭無淚。她來自重慶,在北京讀書兩年,工作一年。在她的設想裡,這個城市與潮溼的南方完全不同,從沒想過雨會下這麼久、這麼大。第二天還要上班,她頂着黑眼圈把牆皮收走,將所有能接水的容器拿出來擺了一溜兒,垃圾桶也成了接水的工具。
氣象北京的數據顯示,2023年7月29日20時至8月2日07時,北京出現極端強降雨天氣,降雨量極值出現在昌平的王家園水庫,爲744.8毫米,已顯著超過北京地區記錄到的降雨極值,爲北京地區有儀器測量記錄140年以來排位第一的降雨量。
大家的震驚和崩潰顯而易見。有人說,房子住了9年,還是第一次發現窗戶漏水,還有人在社交平臺發出了社區的定位,怒吼:牆皮,你對不起房價!房產中介甚至趁勢推出“暴雨天看房的十大好處”的總結,據說能精準考察房子、車庫有沒有漏水,小區的排水系統和物業服務如何。
丰田海狮9座价格进口3.5海狮报价及图片
從通州到海淀,從昌平到大興,暴雨面前,人和房都平等,老破小會漏,新盤和別墅有雨水光顧,住在昂貴別墅區的業主,也逃不過襲來的暴雨。
70后王敏從沒想到,“漏水”這件事,會發生在自己那套千萬豪宅裡。最先漏的是廚房,她毫無經驗,一開始拿了一隻鐵盆去接,雨水滴下來,叮叮噹噹,動靜太大,才改換成一隻塑料盆。接着是臥室,雨順着天花板往下落,打溼了被子和牀墊的一角,她拿大桶來接住,濺起來的水花太大,能彈到她的額頭。
雨沒有停過,水也像穿過迷宮一樣,不知道從哪兒的縫隙滲透進來。下雨的第三天,三個臥室都在漏水,上午她出門上班,回家後一看,漏水最多的臥室,水已經接了滿滿一桶,再晚一點,就要溢出來了。妹妹、妹夫在她家做客,大家面面相覷,王敏心想:“這就是中產過的日子?”
吸血高中生血饺哥
面對暴雨,她所在的整個社區都忙碌起來。這裡住着不少公司高管、大學教授,大家都擼起袖子、挽起褲腳,端着巨大的塑料盆,將髒兮兮的雨水潑到門外。微信羣裡都在說漏水,最嚴重的一家,臥室的牀全部被水打溼,全家人晚上沒有地方睡,也沒有乾燥的被子,只能去酒店。
一到雨季,王瑞城的電話會隨時響起,他是北京一家別墅裝修設計公司的員工,業主們諮詢的,都是如何維修、防水的問題。最近,他每天會接到六十多通諮詢電話,一個住在房山的客戶萬分緊急,家裡的一層被倒灌,全家搬到二層,出門得靠“划船”,“人在別墅,心在水裡”。
他了解的是,這一場暴雨過後,別墅區大多有漏雨的現象,其中包括剛交的房。它們大多有華貴的名字:國風、天樾、海晏……但現在,統一被稱爲“漏水房”。
▲某博主曬出暴雨後被淹的別墅地下室。圖 / 網絡
跨境东协黄金海专栏系列(十七)-中国人爆买 柬埔寨西港地价狂飙
雨漏進生活裡
长期吃一片维生素C的人,最后会怎么样呢?维生素C可以天天吃吗?
畢業季剛過,這場雨是不少年輕人進入社會遭遇的第一場暴擊。
经济衰退引发担忧 高盛下修美股预估
三天前,剛剛畢業的劉彤彤在離公司步行20分鐘的石景山租到了一個單間,月租2000塊。便宜的代價是房子老舊,中介是二房東,住了5個人。剛搬進來,她就聽見陽臺“滴答滴答”漏雨的聲音。
馬桶堵了,陽臺的拉門卡住,又趕上雨天漏水……獨自在北京的生活在細碎繁瑣的時刻中展開。她找房管幫忙,對方用話術搪塞過去,“老房子都在漏,平時不漏,雨太大了才漏”,劉彤彤初出茅廬,不敢跟誰結下樑子,只能就這麼算了。
7月29號凌晨1點,年輕人王黎和朋友聚會結束回家,發現自己在北三環的出租公寓遍地狼藉,“四面八方都在漏”,牆皮會突然掉到她常常吃飯的牀頭桌上或頭上,廁所門口是樓上住戶的窗戶,雨水帶着味道,順着牆滴下來。
因爲樓盤新,裝修精緻,這座公寓吸引了不少附近互聯網大廠的打工人,但真的住進來,才發現一層有七八戶,像個密集的蜂巢,能用的電梯總被佔用,樓下的密碼鎖老是沒電,還會漏雨。房租當然不算便宜,一個月五千多,仍然買不來安心舒適的生活。
漏雨像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,這段時間,她正在待業,感情也不順,偏偏又遇上北京的連夜雨,她的鄰居想找房東換同層的另一間空房,走過去一看,那間房的牀也被雨水浸溼了。那天,她連着發了十幾條社交動態:“感覺一切都不會好了。”“近半年來最崩潰的一天!”
被雨水困住的還有北京的新中產們,比如80後邢方。他是典型的“新北京人”,十多年前來北京工作、結婚,有了小孩。2016年,舉全家之力,他買下了東四環一套44平方米的老破小,也欠了一百多萬的房貸。房子建於1992年,冬天漏風,夏天漏雨,最擁擠的時候,一家五口擠在這裡——邢方和岳父睡在客廳的沙發牀上,老婆和岳母、孩子睡在臥室裡。
7年過去,他升了職,老婆進了大廠,房貸還完,家庭資產也隨着北京房價的上漲、薪資上調積累起來。一家人把小房子租出去,重新租了個80多平的三居室,看起來,生活向着更穩固的方向行進,但就在最近幾天,他才發現,沒有什麼穩固——暴雨過後,兩個房子都在漏雨。
如果說老破小的漏是“沙漏式的滴漏”,水順着陽臺的天花板一滴一滴地掉下來,那現在的大房子就是“滲漏”,雨水無聲無息地打溼陽臺櫃子裡的貓砂、書和籃球。唯一的共同點是,潮溼的水汽瀰漫在空氣裡,會讓牀墊的背面長出黑色的黴斑,像燒焦了的紙,會讓才5歲的女兒鼻炎發作,不斷用手去摳鼻子。
日職/吳念庭代打敲安 張奕連2戰後援登板掉分
漏水不是大事,但它是對日常生活的一種持續磋磨,處理起來耗時費力,有時還要與多方對接。那套老破小有一次被樓下的鄰居投訴,因爲漏進來的水,又通過牆上的縫隙漏到樓下。他得跟租戶、鄰居反覆溝通,化解矛盾和問題;他試過找物業報修,但物業的人來了,翻到外牆,看到幾個深深的裂縫,無奈地說:“沒辦法修。”接水、倒水成了唯一的解法。邢方會把接水的桶綁在晾衣架上,每次晾衣服,衣架搖下來,順勢把水倒掉,又買一次性的塑料薄膜,鋪在陽臺的櫃子裡。
時間久了,“下雨”和“漏水”就像生活裡的警鈴,每當下雨,妻子的話響在耳邊:快去摸一下陽臺!邢方會立刻衝過去,挪走孩子的童車、自動拖地機,以及兩大箱幾十公斤重的玩具和一大堆畫架,把手伸進櫃子,感受水滑過指尖的滋味,然後心下一驚。
中年人的生活裡,總是有這樣類似的時刻。從前住老破小,家裡有“四大金剛”:下水管堵塞、漏水、串味兒、蟑螂;現在租的房子,房東一家是爲了孩子上學,去西城租了房,房東的房東漲了1000塊房租,爲了減少壓力,給邢方漲了900塊,邢方只能又給自己老破小的租客漲了200塊,他感到一種荒誕,“租金層層傳導”。
有時,他不知道是漏水更讓自己厭煩,還是引發的這一系列的問題更讓自己頭痛。不確定性像隨時可能來的暴雨一樣。“它給我帶來了一種無力感,誰都想住不漏水的房子,想有更好的居住條件,但是現有所有的一切,已經是當前能做的唯一選擇。”
住在北京海淀的鐘思思,還曾因漏水和小區物業鬧上法庭。
過去十五年,她和父母一起住在位於四層的房子裡,房價高達八九萬一平。但這幾年,每逢暴雨天,家裡都會上演一場“抗洪”的戲碼。2017年,一場大雨淹進了她的臥室,水漲到了3釐米高,從臥室走到客廳得挽起褲腳。最近幾天,鍾思思的家再次變成了“水簾洞”,她所在的業主羣裡也再一次爆炸了。
“@物業 我家窗戶漏水,已經接了兩盆雨水了,希望能儘快解決。”
“@物業 我們的客廳也在漏水,外面下大雨,裡面下小雨。”
宝可梦超级球造型卡制作再精进 悠游卡推Pinkoi独家首卖
“@物業 幾年前就在說申請經費修了,幾年了還是老樣子!”
家裡漏水,帶給鍾思思的傷害不僅僅是物理意義上的疲憊,還有更深的家庭矛盾。
討不到100元…母遭子從4樓推落身亡 逆子判無期徒刑
她懷疑漏水是樓上出了問題,想讓爸爸去溝通,但樓上住的是爸爸同學,爸爸臉皮薄,不好意思說,同時心裡又彆扭,每個漏雨的夜晚,他都會失眠,嘟囔着抱怨,還會把氣撒在鍾思思身上,父女關係一天比一天差。
鍾思思實在受不了了,她在海淀區又買了一棟新房,在今年5月份搬離了原來的家。
陆玉米价格创近4年新高 加工下游产品同涨
因爲有多年和漏雨鬥爭的作戰經驗,她對一切潛在的風險都格外敏感。這次北京剛開始下雨的時候,她發現陽臺窗戶在滴水,頭頂的牆壁上也出現脫皮的痕跡,一瞬間,被漏雨支配的恐怖浮上心頭:“我從一個漏雨房,跑到了另一個漏雨房。”
出生在江西的一個縣城,王敏的老家經常發水,小時候,一下暴雨,她家河邊的房子被淹掉一半,大家把電視機從一樓搬到二樓,提心吊膽地等雨停,後來的夢裡,總有自己跟妹妹坐在木盆裡划船的情景。
考上北大是她人生的轉折點,畢業之後,她有了一份教育行業的工作,認識了當時在建築行業工作的先生,奮鬥許多年,終於在2004年存夠150萬,買下了這套4層、共計360平方米的別墅。
在她心裡,別墅兩個字,意味着一種確定:已經定居在一個不怎麼下雨的北方城市,又住着別墅,她再也不用擔心洪水會突然涌向自己。但這場暴雨來了,她覺得自己擁有的一切十分脆弱,一場雨,就能讓自己的生活從體面變得狼狽。
▲圖 / 視覺中國
爲什麼會漏水?
漏水讓人感到鬱悶、磋磨,它的發生如此普遍,但原因卻複雜又隱秘。
2014 年 7 月,中國建築防水協會與北京零點市場調查聯合發佈的《全國建築滲漏狀況調查項目報告》,通過抽樣調查全國 28 個城市涉及850 個社區的數據顯示:2849 個建築屋面樣本,2716 個出現不同程度的滲漏,滲漏率達到95.3%——不漏水的房子,纔是少數。
歌后艾怡良當地陪 洋男樂團LANY體驗做鳳梨酥
房屋漏水,最直接的原因是建築防水材料不夠好。防水是世界性難題,滲漏水也被比喻爲“建築之癌”。一方面,現有的傳統防水材料性能不足,或是性價比不高,在控制成本、增加營收的目標驅動下,開發商往往“踩線達標”——只要符合防水等工程有5年保質期就可以了。屋面的防水層常年暴露在外,受光照、風吹、雨淋的影響,可能會出現老化開裂的情況,從而引發滲漏。
相比南方,北方的房子更特殊一些。北方氣候乾燥寒冷,建築過程中會對房屋外牆、管道等位置做防凍保溫處理,但常規的屋面保溫材料與防水材料存在性能單一問題,防水材料不能保溫,保溫材料不能防水,一下雨,水從縫隙滲進保溫層,此時的保溫層就像一個大海綿,吸飽了水,隨時可能流進屋子裡。
男老師愛狂巴頭還捏學生奶頭 桃園某高職證實:不只1人檢舉
除此之外,很多漏水是人禍——小書說,自己買下這套二手房時,就已經是個水簾洞了,她斥資幾十萬做了防水改造、重新裝修,但也只維持了三年,去年的夏天,雨一滴一滴地滲透進來,有維修師傅上門評估,說最大的原因是開發商的防水沒做好,另外,重新裝修也出了點問題。
到了今年,情況更嚴重了,暴雨這幾天,窗子的兩個角對着室內噴水,她趕緊找物業、打12345、投訴房管局,發現了第三個問題:鄰居家裝空調外機,在牆上打了孔,沒有完全堵住,雨順着這個孔和牆體裡的裂縫,一點點滲進了房子。
王勇是某小區業委會的成員,平時也會參與一些物業管理。這些年,他見過最奇葩的漏水案例是,一戶人家住頂層,漏水,找人把自家樓頂全鋪了防水,結果第二年還漏,最終發現,原來是隔壁的樓頂漏水,水斜着走,沒去隔壁,跑自己家去了。
至於別墅漏水,原因更多了,王瑞城說,大部分業主都是“生活改善型”。第一次住別墅,看到樣板間覺得漂亮,便從大平層換到了帶着小院兒的房子,卻根本沒有預想到後續裝修、打理別墅所要顧及的無數問題:蚊蟲、信號、防潮……漏水只是其中之一。
別墅容易漏水也源於它的結構:採光井和落地窗、閣樓、地下室。窗戶密封不嚴會漏水,閣樓房頂直接接觸雨水也容易漏,這些都相對來說較好解決,只需要做“外科手術”,例如打好密封膠、鋪好防水材料。但地下室的問題最易發生,也最爲嚴峻,四周是土,土一溼,它就像“一個盒子常年在下面泡着”,四面八方都是水。
丰臀金缅怀王子旧照 遭起底跳舞僵住糗被请下台
目前,市面上解決地下室漏水的辦法五花八門。王瑞城告訴每日人物,常見的一種叫做注漿,或者說給牆“打吊瓶”——注射發泡劑,增加牆體密度,費用按“針”計算,一次可達幾百針,便宜的、貴的都有。但時間久了,發泡劑會萎縮,反而還會增加漏水的可能性,“治標不治本”,大概只能頂用5-10年。還有一種辦法,重做外牆的防水卷材,但挖的深度會因爲樓板受限,從而導致地下室返潮。
反覆拉扯
房子發生漏水時,由誰來負責,是個模糊地帶。
遭控欠錢不還 鄭正鈐:已委託律師上訴 靜待司法判決
租房的北漂們會受此困擾。在昌平與朝陽交界的地方,劉丹租到了很便宜的兩室一廳,除了牆皮偶爾掉在地上,被自己養的鬥牛犬吃掉,其餘她都非常滿意,連物業來剷掉房頂的膩子,她也開玩笑似地說:“像不像美圖秀秀的馬克筆?”
唯一的苦惱,來自和物業的拉扯。每次報修,物業都說,防水材料需要幾天晾乾,得等到一個連續的晴天再修理。到了晴天,物業又說報修有排期,想要排到她,還得很長一段時間。這就變成了一個死循環,整個夏天,大雨下了好幾場,但沒有維修,沒有賠償,也沒有保潔。有一天晚上,從地鐵站走回家,劉丹覺得自己像個“隨風飄的破塑料袋”,無依無靠地飄在北京。
▲漏水的天花板。圖 / 受訪者提供
參與過物業管理的王勇有不同的視角,他告訴每日人物,有時候責任很難界定,依據《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條例》等規定,在正常使用條件下,屋面防水工程、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、房間和外牆面的防滲漏等最低保修期限爲5年,業主遭遇漏雨問題,可以要求物業公司向開發商報修。過了5年,針對同一漏點同一問題,開發商也應承擔繼續維修責任。但如果是因爲二次裝修、空調打孔造成的漏水,開發商不管也是合理的。
同時,物業收的是小區公共設施維護的費用,屋頂算是公共設施,但自己家的牆裂了縫隙,很難確定到底算不算“公共”。這幾年,和互聯網大廠裁員一樣,物業這一行也在經歷着裁員,一個員工要負擔的工作量遠大於從前。
很多時候,這是個無解的問題,他觀察:“過了10年,一些小區基本上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,房子漏水,幾方推拉,業主不交物業費,物業減員,小區逐漸地變老變舊,直到有一天,物業不想幹了,小區爛了,然後換一個更糟糕的物業,就這樣惡性循環下去。”
王敏親身經歷了這個過程。看房時,開發商主打花園別墅的噱頭,四層的別墅,附贈一個小花園。小區中心位置有一個會所,一層可以吃自助餐,二層可以去健身游泳,逢年過節,物業會組織開party,送果籃等小禮物給業主。那時有物業經理跟業主對接,服務周到又有人情味,隔三差五登門拜訪問問家裡有什麼需要。
商梯 小說
中歐經貿高層對話 何立峰:中國望歐盟撤掉限制
但房子一交付,變化就發生了,先是會所被拆掉,小區裡空出了一大塊空地。說好的一整塊區域全都建別墅,實際上起來不少高層板樓。安保越來越差,什麼人都可以隨意進出,有段時間總是發生失竊案,一位鄰居忘記關門,一樓的東西全被拿光了,王敏經常聽到警車呼嘯而來的聲音。物業收費水漲船高,普通的物業換一個燈泡收10塊錢,這裡至少五十元。業主們甚至自己湊了幾十萬,裝了自動停車系統。
這兩年,出現最多的問題就是漏水,物業有時會派個工人來看看,說解決不了,更多的時候是在電話裡說:“太忙了,沒有時間。”
Kia銷售逆勢成長160% 1月銷量躍居非豪華進口品牌前三名!
生活像被突然打亂的拼圖,王敏跟物業反映過漏水,但做公共維修的時候把她家漏下了,別人家修過,也沒什麼用。大家申請一次大修,物業說,公共維修基金審批有個過程,不是物業和業委會隨便使用的,要先申請,再到建委去審批,遲遲沒有動作。
失眠的人50%「這裡痛那裡也痛」 奇美醫院發表疼痛預測
王勇提出的唯一辦法,是成立業委會,有人願意以十年爲單位爲小區付出,團結業主,一起面對維權困境。“如果大家坐下來一起討論解決公共問題的話,每個人都可能需要妥協。”他還是樂觀的,漏水是一個小區垮掉的第一步,但好消息是:“從漏水到小區徹底癱瘓,還有大約20年。”
《全台最速报》石门水库延寿 阿姆坪防淤隧道动工
▲圖 / 視覺中國
(文中受訪者均爲化名)
文章爲每日人物原創,侵權必究。